(相关资料图)
褐飞虱是水稻生产中发生面积最大、造成损失最重的害虫,严重危害我国及世界水稻生产。培育抗虫品种是最经济、有效、环境友好的防治害虫的手段,但植物抗虫的分子机理却一直不明。6月14日,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杂交水稻全国重点实验室何光存教授课题组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自然》发表《三蛋白互作自我调节寄主植物抗虫性》,首次鉴定了一个被植物免疫受体识别的褐飞虱唾液蛋白,并揭示了BISP-BPH14-NBR1互作精细调控水稻抗虫反应的分子机制,提出了在不降低产量的前提下实现抗虫育种的新策略,对水稻抗虫高产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范晓婷)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华东机械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6840号-41 联系邮箱:2 913 236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