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正文

聚焦“经典阐释”与“史料建设”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时间:2023-04-17 10:59:39

聚焦“经典阐释”与“史料建设”(主题)

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 张鹏禹


【资料图】

日前,汕头大学文学院与《华文文学》编辑部主办的“经典阐释与史料建设——中国现代文学暨第六届华文文学研究高端论坛”在汕头大学举行,60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的120余位学者参会。

开幕式上,德国波恩大学终身教授、汕头大学特聘讲座教授顾彬认为,“经典”与“阐释”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与华文文学研究的关键词,他以林语堂、张爱玲用英语写作的作品为例,指出华文文学与世界文学具有交叉性,交叉地带正是未来研究的生长点。

国际鲁迅研究会会长、陕西师范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朴宰雨介绍了域外鲁迅研究动态,鼓励学者关注海外鲁迅研究。他认为,应该重视《华文文学》等刊物的作用,进一步搭建好多元开放的交流平台,承担起沟通海内外学界的桥梁作用。

经典的诞生伴随着阐释的过程。正是在阐释之中,文学经典的价值得以不断彰显,焕发出时代光彩。本次论坛的主题之一就是“经典阐释”。

“何为经典”是不朽的话题。在研讨会上,多位学者从不同角度阐释了经典的发生过程:如从中国式现代化的视角阐发“文艺现代性”问题,对20世纪“对话理论”进行辨析,从新时期文学期刊发刊词观察文学话语的转变等。

此外,还有学者从闻一多《现代诗钞》考察闻一多当年选择的现代诗歌经典哪些被后人认可,哪些又被忽视,以此探究闻一多的诗歌意识;以文坛上风光一时的作家阿湛为对象,探寻如何发现可能被“湮没”了的经典;以张爱玲为例,指明经典的产生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和学者独到眼光双重作用的结果。

值得一提的是,南昌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李洪华指出,经典建构是华文文学研究与评论的一大主题,华文文学领域需要有自己的经典作家和作品,在这方面需要广大学者建立美学判断与历史判断相统一、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标准体系。

史料是研究的基础。史料不仅是研究作家作品的第一手资料,新史料的发现甚至可能改变文学史叙述。数据时代的史料搜求需要与时俱进,这一观点是不少与会学者的共识。他们有的结合史料的新发现重新探讨香港文学起点问题,认为当前史料数据库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正在不断凸显;有的关注抗战大后方文学的数据库建设;有的提倡文献整理的“阿英”方法;还有的关注数字地图对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的助力。此外,史料电子化、华文文学史料数据库建设、数字化影视化史料搜集、老作家抢救式访谈、工作笔迹的史料价值等话题也令人耳目一新。

本次论坛的亮点之一是注重开拓华文文学研究的新视角。在讨论中,有学者提倡进行更多华文文学领域的通俗小说研究;有学者指出世界华文文学教育的教材编写与华文文学经典化有密切关系;还有的学者认为应重新阐释“南来文人”的定义,指出当前对当时香港这一文人群体的研究存在欠缺。多位与会学者注意到打通中国现代文学与华文文学“隔膜”的必要性,提倡以宏观视角理解中国文学和华文文学水乳交融的亲密关系。

论坛另设两场六组分论坛,围绕现代文学和华文文学两条线索,对鲁迅、沈从文、巴金、郭沫若等现代文学名家名篇进行了阐释,对现代文学史料研究案例进行了剖析,对华文文学学科发展进行了展望。

X 关闭

推荐内容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15-2022 华东机械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6840号-41   联系邮箱:2 913 236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