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4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银行家问卷调查报告》。报告显示,贷款总体需求指数为78.4%,比上季上升19.0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上升6.1个百分点。分行业看,制造业贷款需求指数为73.9%,比上季上升11.6个百分点;基础设施贷款需求指数为71.0%,比上季上升10.4个百分点;批发零售业贷款需求指数为68.0%,比上季上升10.9个百分点;房地产企业贷款需求指数为 55.3%,比上季上升11.6个百分点。分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贷款需求指数为64.9%,比上季上升10.3个百分点;中型企业为68.2%,比上季上升11.8个百分点;小微企业为76.5%,比上季上升14.0个百分点。
从行业角度分析,不难看出,制造业贷款需求指数是最高的,达到了73.9%。一方面,说明制造业恢复的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对资金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如果能够依据企业资金需求,积极有效投放信贷资金,对推动制造业全面恢复、市场全面回暖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说明制造业仍然可能是信贷资金支持相对偏“冷”的行业,金融机构在安排信贷资金时,没有真正做到向实体经济倾斜,造成制造业资金需求仍然比较紧张,对资金的渴望度比较高。显然,这是需要金融监管机构、商业金融机构认真思考,并做出积极整改的问题。
而从企业规模的情况分析,小微企业的贷款需求指数高达76.5%,增幅也达到了14个百分点,都是最高的。相反,大型企业的贷款需求指数只有64.9%,比上季上升的幅度也只有10.3个百分点,低于小微企业3.7个百分点。说明大型企业在资金方面,是受到金融机构充分保障的,他们的贷款需求指数回升,完全是市场恢复、企业恢复的结果,而没有其他方面的因素影响。只要企业需要,金融机构就能满足。反之,小微企业就不同了。小微企业贷款指数回升,除了市场恢复、小微企业经营环境有所改善,对资金的需求量扩大外,更主要的还是长期受资金困扰,在央行做这方面调查时,希望通过这条途径,反映自己的诉求,从而改善融资环境。只是,这样的诉求,能否得到银行的回应,就只能观察了。
这也意味着,就企业贷款需求来看,无论是制造业还是其他行业,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微企业,对贷款的需求指数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回升,但是,贷款需求指数的回升,只是给银行提供了投放资金的机会,只是反映了企业对贷款的需求度提高。资金怎么放,放给谁,放多少,投放的效率如何,则又成为银行掌握的“权力”了。如果“权力”运用得好,对解决企业融资问题,就能发挥积极作用,对经济恢复就能形成巨大动能。反之,就有可能使贷款结构更加不合理,使金融对经济的促进作用难以有效发挥。
而从前些年信贷资金支持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从总量上讲,是充分满足的,而从结构上看,是存在严重问题的,胀死的胀死,饿死的饿死,很多都变成了风险。特别是制造业和小微企业,是信贷资金投放的“冷门”地带,没有得到有效的信贷资金保证。其中,小微企业不仅得不到信贷资金的大力支持,就算有支持,门槛也很高、成本也很大。为什么那么多小微企业最终选择地下金融,说到底就是正道走不通,才去走歪道。
在决策层和管理层的强力干预下,制造业和小微企业的融资环境有所改善,获得的资金份额有所提高。但是,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相比,仍然差距很大。尤其是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缺钱”始终是小微企业绕不开的坎,也是很难走通的道。面对贷款需求指数回升,金融机构当如何使用手中的钱,确实是一道需要认真破解的难题。特别是房地产开发企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对资金的需求量仍然很大,如果继续向这些领域投放资金,就意味着这些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又会回升,风险也随之扩大。更重要的是,资金的周转效率会进一步下降。去年投放了那么多资金,却没有形成对应的产出,就在于房地产开发企业和基础设施投资占用的资金太多太多,影响了资金的周转效率和使用效益。
很显然,面对贷款需求指数大幅回升,金融机构到了好好反思贷款结构如何改善的问题了,到了需要真正面对如何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的时候了,到了需要重视小微企业等民本企业的时候了。否则,金融对经济的反作用会失位、错位,会扭曲经济与金融的关系,会影响金融的经济地位。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华东机械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6840号-41 联系邮箱:2 913 236 @qq.com